
(云上临朐讯)9月28日,《山东教育报》头版头条刊发《临朐:奋力书写新时代思政教育答卷》,重点先容了县委教育工委创新增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在县域中小学校思政教育方面所做的努力探索和取得的成效,现将原文举行转发。课题探路 项目示范 一体推进临朐:奋力书写新时代思政教育答卷□ 通讯员 张兴栋 郎需彬 记者 魏学成 “二组搭建的弧形底座很自然,坝体在垒高的同时注意了层层接纳的特点,很好地再现了淌水崖水库大坝的修建美。我宣布,这堂运动课的优胜者是二组!”随着教师张利的话音,临朐县九山镇中心幼儿园大(2)班的幼儿们竣事了这节特殊的思政课。
“抢抓机缘,乘势而上。”谈起思政教育,临朐县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县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孟凡政说,“临朐县把思政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的灵魂工程,课题探路,项目示范,一体推进县域思政教育,引领每个教育事情者既教书又育人,奋力书写学校思政教育的新时代答卷。”“1+20”思政课题行动课题是引领思政创新的“桥头堡”。
2月4日,省教育厅印发《关于做好 2020 年山东省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革新项目申报事情的通知》。一石激起千层浪。临朐县委教育工委敏锐地觉察到,这是撬动县域中小学校思政教育的重大契机。
在深入调研、论证的基础上,临朐县于2月18日推出了旨在提升思政教研水平的“1+20”思政课题研究行动方案。所谓“1”就是县委教育工委确定“县域一体化‘思政+’协同育人行动研究”1个焦点课题,由教体局主要向导担纲,在党建科、基础教育科、教科院、团委等部门抽调主干组建事情专班。“20”就是组织各中小学校党组织从“党建引领下的多元主体(家庭、学校、社区、政府部门)协同育人实践研究”“临朐红色乡土资源与思政教学整合的实践研究”“基于深度学习的思政运动设计与资源开发”“基于思政教学评一致性的行为评价研究”等圈定的焦点思政课题中自主确定1-2项作为研究课题,并举行研究申报,县里再综合评定20个课题作为2020年度县级治理的重点子课题。对遴选确定的20个思政项目,该县全部落实项目化治理,并将效果纳入每年度对学校思政教学和中小学校党建事情督导的规模,全力推动思政教育“县域一体、分块推进、协同落实”,力争发挥群体教研的组织优势,打造一批有时价格值、有借鉴意义的思政事情规范。
现在,1个焦点课题已被潍坊市委教育工委确定为全市中小学校思政课教学革新示范点项目,20项重点课题也成为引领全县宽大思政教师吸收育人新理念、践行育人新方式、加速思政“学•教”课堂革新的“练武场”。“百节党课”思政项目研究教师是落实课程思政的“排头兵”。临朐县委教育工委启动“百节党课”思政项目研究,让学校党组织书记、党员名优师在讲党史中当先锋、做楷模,进而引领每名教师驻足自身岗位,在课程思政中找到自己的“角色”,干出自己的“特色”。
据临朐县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张瑞平先容,他们把党员讲党课和教师讲思政课联合起来,从“四史”中单独挑出“党史”作为“我来讲党课”的主题,紧扣党的百年奋斗史确定了重大事件、重要集会、理论体系、人物谱系、精神谱系五大主题共100节主题党课,并通过支部定主题、党员选课题、小组磨课等环节,引领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党员名优师登台讲出高质量党课。潍坊市“青年党员教师先锋岗”称呼获得者、临朐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教师尹文凤说:“明年7月1日就是建党100周年龄念日了。在这样的历史节点,为大家讲一堂党史课,让我感应重任在肩,更让我激情满怀。
我一定全力以赴!”她道出了众多青年党员教师的心声。“把党史融入思政,不仅解决了下层党员教师党史素养不高、党课质量不高的问题,而且让党员教师能够运用党史教育引导宽大师生,在思想上弄清楚、明白透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问题,切实增强宽大师生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认同和行动自觉。
”临朐县第四中学党支部书记潘心超深有感慨地说。据相识,该项目突出党建统领、专业推进、政史联动。在学校党支部倾力打磨的基础上,该县每半年组织一次集中审验,遴选最佳资源,形成县级“百节党课”资源包,并将其推送到每个学校党支部,为各校教师讲党史、讲团课(队课)以及学生讲党史等运动提供资料借鉴,着力造就师生的历史眼光、历史思维,增强师生的历史继承。
此举迅速提高了全县的“四史”教育水平,更为消除学科教育与思政教育“两张皮”现象提供了有益借鉴。特色思政课程开发课程是落实思政育人的“主战场”。临朐在统筹县域思政一体化推进的基础上,做得更多的还是勉励各中小学校驻足区域资源优势,努力培育特色化、个性化的思政育人载体。
该县地处鲁中,是潍坊市唯一的沂蒙革命老区县,历史文化资源富厚,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在“七沟八岭九座山,站在山上不见田”的九山镇,耸立在20多米高的崖上的淌水崖水库大坝,不仅享有“亚洲第一浆砌石拱坝”的美誉,更见证着这座英雄的水库。当年,九山镇后代战天斗地,将不行能酿成了可能,并在修建水库历程中孕育形成了“同心同德、艰辛奋斗、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淌水崖水库精神。
时至今日,这依旧是九山以致临朐人民不畏艰难、开拓创新的精神地标。九山镇中心幼儿园挖掘“淌水崖”这一家乡资源,将淌水崖的历史故事、制作结构和不朽精神渗透到幼儿团体教育运动、区域运动和户外运动中,经由教师重复观摩、体验、调试,编辑形成了三大系列14节次的“家乡的淌水崖”课程,为培育幼儿的家国情怀提供了个性化的课程。
这也引出了文章开头的一幕。谈起课程,幼儿园党支部书记祝曰保露出满脸的自豪:“‘家乡的淌水崖’课程是我们园开发的最好课程。它不仅磨炼了幼儿听说唱读、涂画做演的能力,更引发了幼儿的家国情怀。
在前期县里推介的基础上,课程最近又被推荐到潍坊市参评‘中小学校十大思政精品课程’了。”东城街道兴安小学抓住校外馆舍基地迁建的契机,在校内建成潍坊市首家“四史”教育基地,通过600余幅照片、400余块版面、10万余个文字,连缀成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让学生在校内随时都能徜徉在历史的长河中——辉煌光耀的古代文明、西方列强蹂躏下的近代中国、一代代共产党人前赴后继的艰辛奋斗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再起,让红色光线浸润学生心灵,让一颗颗红色的种子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
负担全县初中学生综合实践教育任务的县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学校,把临朐奇特的红色资源搬进了校园,投资200万元建起了红色文化馆、骈邑文化馆、法治文化馆,并跟进开发了红色教育、法治教育、县域文化3门课程,为每名到校学习人员上一节红色思政课。现在,已先后接待来校到场实践教育培训运动的学生6700多人,大大提升了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在将地域文化、场馆文化、红色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和课堂课程的同时,临朐县委教育工委还团结县文化旅游团体,整合临朐周边的红色资源、历史资源、人文资源,开发适合青少年研学的专线12条,为青少年学生走出去研读历史提供更多、更好的选择,着力构建“观光——研习——流传——提升”的文化传承模式。兴衰资于人,得失在于教。
临朐县委教育工委正领导全县教育系统宽大党员干部开拓进取、冲锋在前,努力书写“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临朐篇章。
本文来源:开云app官网下载-www.zhongai98.com